固态电池新突破,清华团队解决两大难题,安全与续航兼具,商业化何时到来?
9月25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发文称,张强团队合作在固态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进展。其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相关成果9月2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
9月25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发文称,张强团队合作在固态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进展。其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相关成果9月2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
”昨晚刷手机,看到上海洗霸拿到车企定点,我直接坐起来——硫化物电解质,国内头一家,针刺实验真过了,明年二季度就要往车里装。
四川赛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高龙建议,为推进全固态电池加速产业化,朱高龙建议,应从全生命周期对硫化物电解质提出要求:离子传输、成本、批次稳定性及加工、安全、可回收。
四川赛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高龙建议,为推进全固态电池加速产业化,朱高龙建议,应从全生命周期对硫化物电解质提出要求:离子传输、成本、批次稳定性及加工、安全、可回收。
9月18日-20日,“2025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在四川遂宁召开。本届大会以“锂向新质 智胜未来”为主题,聚焦锂矿资源、液态锂电池、固态电池、钠电池、储能等热点赛道和话题,特邀中国、俄罗斯、印度、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海内外大咖精彩分享,特设新品技术展示、
9月18日-20日,“2025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在四川遂宁召开。本届大会以“锂向新质 智胜未来”为主题,聚焦锂矿资源、液态锂电池、固态电池、钠电池、储能等热点赛道和话题,特邀中国、俄罗斯、印度、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海内外大咖精彩分享,特设新品技术展示、
天齐锂业在互动平台表示,在下一代高性能锂电池关键材料研究领域,目前,新型电解制备技术已完成实验级验证,正积极推进中试线建设;完善稳态合金负极研制实验平台建设,具备“克级-公斤级-百公斤级”系统性开发能力,开发出的五类二元锂合金负极材料部分进入电芯客户验证阶段;
大家好,我是山丘 —— 在 A 股公司研究里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炮。咱们不玩虚头巴脑的理论,只聊能落地的公司逻辑:哪家基本面藏着机会,哪些风险要提前避开,怎么从细节里揪出真龙头…
9月以来,固态电池板块交投活跃,日均成交额超千亿。固态电池作为被寄予厚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其每一个进展都备受关注。近期,固态电池领域可谓动作频频,从技术突破到产业推进,行业热度持续攀升。目前固态电池行业进展如何,距离真正的商业化还有多远?
连轴转不停歇,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整个人的效率和状态都非常差劲像极了前段时间的市场,不停歇的涨,到后面展示出了疲态就出现了当下指数进入到阶段性的休息时间就和人一样,没有休息的进攻,最后一身病
可重构器件通过动态分配电路资源实现自适应神经形态计算。然而,在单个器件中集成多种功能和超低能耗仍然具有挑战性。 本文,我们展示了可重构锌磷三硫化物 (ZnPS3) 忆阻器,它同时具有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开关特性,并具有卓越的性能指标,包括低开关电压( ~0.180
communications 硫化物 忆阻器 astar 硫 2025-09-08 16:13 2
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固态电池宛如一颗闪耀的明星,被视作突破续航与安全瓶颈的“救星”。从实验室到量产装车,固态电池的每一步进展都备受瞩目。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续航焦虑却像“紧箍咒”一样,让消费者在选择时犹豫不决。而固态电池,凭借着高能量密度、长
今日研报是上周我们写了89页之后,细分总结,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未来3年固态电池的机会!(固态并不是我现在才讲,所以不要误解什么接盘行为,6月就讲了,而且要深度行业认知,是对你未来3年有帮助,就是你去年10月讲机器人逻辑是一样!)
固态电池领域的竞争格局呈现出中日美韩四强并立的态势,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路线差异化、产能布局和产业链整合确立领先地位。以下是当前最具竞争力的公司及其核心优势:
能量密度快速提升: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预计从2025年的350Wh/kg提升至2030年的500Wh/kg,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4%,显著高于液态锂电池进步速度。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正处于从实验室研发向产业化过渡的关键阶段。根据最新市场数据,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约为7.9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2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1.3亿美元,年
8月27日晚,海目星发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6.64亿元。尽管经营数据依旧承压,但公司在报告期内积极开展逆周期战略调整,通过开辟海外市场打开业务增长空间,并以降本增效为核心,围绕“客户”、“产品”和“运营”等重点深化组织变革。
EVTank预计,全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到2030年将实现较大规模的出货,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其中全固态的比例将接近30%。
它们的来源既可能是口腔内蛋白质分解,也可能是全身代谢异常的副产物。长期存在的特殊气味往往暗示着某些系统性疾病正在发展。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和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当前,以液态电解液为核心的传统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提升方面已逐渐接近其理论极限,且在极端条件下(如过充、过放、短路或物理损伤)存在的安全隐患(如电解液泄漏、燃烧甚至爆炸)也限制了其在更高能